福州高級中學學子赴三坊七巷名人家風 家訓館開展研學活動 二維碼
510
發表時間:2021-11-22 15:38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公開場合談到了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性。弘揚優良家風,就是以培育優良家風為載體,并將其與當代社會深度融合,用優良家風蘊含的傳統美德指導和規范人們的思想行為,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今時代充分發揮獨特價值和作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家庭文明建設,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風尚;以清正嚴明的家風要求自己、要求家人,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作出積極貢獻。11月21日,高二(7)班的同學們在班主任湯鈞老師的帶領下,前往三坊七巷開展以“傳承家風家訓,弘揚傳統美德”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 步入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館,映入眼簾的便是家風列車。隨著志愿者的深入講解,同學們感受到眼前的家風列車并不僅僅是卡通化的人物與簡單的文字,其背后蘊含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從沈葆楨的“文章華國,詩禮傳家”到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無不透出先輩們的鴻鵠之志、愛國之心。 隨后,同學們又進一步學習了在革命時期、覺醒年代的福州先輩們舍生取義、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在研學過程中,同學們沉浸于革命烈士驚心動魄的事跡,為“戊戌六君子”林旭就義時“君子死,正義盡!”的仰天長嘯而振奮;為共產黨員吳石在被出賣后遇害而嘆惋;為嚴復的“非新無以為進,非舊無以為守”而深思。潤物無聲,名人的家風家訓在研學過程中深深根植在了同學們的心中。 同學們還參觀了林覺民、冰心故居。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血一抔魂,林覺民烈士在犧牲前寫下的《與妻書》動人心魄,字字真情。冰心先生也曾在此居住,她的文人風骨,女性光芒在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痹谌黄呦镏凶哌^,福高學子領略了名家風采,也感受了福州獨特的地域文化。在福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展覽館,同學們參觀了宋朝的木碇、“碗礁一號”沉船的文物,深入了解福船在中國船政歷史的重要地位,為博大精深的閩都文化與海納百川的福州精神所感動。 本次研學活動,同學們通過學習名人的家風家訓,真切感受到了古樸厚重、熔舊鑄新、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精神,從中汲取養分,追溯先人的足跡,深刻認識和把握各個歷史時期八閩人民積淀已久傳統美德。 時代在變,年輕的面孔也在變,但愛國和追求進步的目標永遠不變,紅色基因的底色永遠不變,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的精神永遠不變。作為與新時代同向同行的一代中國青年,福高學子追尋紅色印跡,賡續紅色血脈,志存高遠勇擔當,續寫中華盛世章! |